
地铁“同车不同温”模式,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尤其是在客流高峰时毫无意义。
夏季来临,地铁乘客有的反映空调太冷,有的则嫌闷热。就此,6月17日,北京地铁6号线试点“同车不同温”,将列车空调温度划分两级,1至16门为强冷区,17至32门为弱冷区。该措施推出后得到了不少乘客的好评。
6月25日,首都之窗网站推出地铁同车不同温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9个问题,除年龄、性别、学历及是否知晓6号线同车不同温试点外,其他5个问题均与地铁列车温度调整密切相关,如:您关注过地铁列车空调温度这个问题吗?您认为北京地铁夏季车内温度如何?您认为地铁需要实现同车不同温吗?在您看来地铁如果划分“强冷区”和“弱冷区”,两个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应该有多大比较合适?在实现同车不同温的情况下您会特意前往“强冷区”或“弱冷区”吗?
在地铁6号线试行“同车不同温”后,相关部门曾表示该措施有望在其他地铁线推广。北京市交通部门在首都之窗网站推出的问卷调查,将为“同车不同温”措施的细化提供民意基础。
地铁车厢空调类似于中央空调,每一节车厢就像是一间屋子。以6号线为例,由“中央空调”先设定一个基准温度,然后通过手动程序将一部分车厢的温度在初始温度的基础上调高或者调低几度。但是由于列车需要频繁进出站,每一次都要开关车门,而且车内空调出风口位置等,这些都会影响车厢内的温度。
经过线下试验,目前6号线整列车厢温度高峰时设置为26摄氏度,平峰时设置为27摄氏度。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程序,将靠近车辆激活端,即司机驾驶室后紧跟着的4节客室空调温度减少2摄氏度。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6号线的激活端客室温度较其他车温度温差在1.6摄氏度到2.9摄氏度之间。
目前,6号线34座车站正在陆续赠贴相关温度提示,预计本周内将全部张贴完成。同时,该线路的列车也在陆续进入“同车不同温”模式。经过已上线的3列车试运行情况看,司机室端前4节车厢平均客室内温度约为25摄氏度、后4节车厢平均客室内温度约为27摄氏度。
下一步将根据乘客的建议反馈,对温度设定进行更合理的调整。未来,这套温度设定模式也可能在其他线路陆续推广。
同车不同温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跟声控灯一样
地铁同车不同温,这种模式应该也是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