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上的经络图

概述脚背上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这5条经络。因脚背上的经络较多,且每条经络上的穴位较多,故不同经络,位置和功效各不相同。循行路线脚背上的经络有5条,在体表的循行路线具体如下:足太阳膀胱经: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足少阳胆经:由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4趾外侧端;足阳明胃经: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趾外侧端;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处,沿着足跗部向上;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的前缘。

脚背上的经络图

功效脚背上的5条经络在功能方面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疟疾,头痛,目疾及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足少阳胆经:主治头、耳、目、咽喉病,神志病等。如口苦,目眩,寒热交作,头痛,颌痛,目外眦痛以及胸、胁、股、下肢外侧疼痛等;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病及头面部疾病,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口渴,消谷善饥,咽喉肿痛,口眼㖞斜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热病,发狂等;足厥阴肝经: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诸疾,如头痛,胁痛,呃逆,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疼痛等;足太阴脾经:主治脏腑病症,如腹胀,胃脘痛,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肿胀,厥冷等病证。兼治妇科病及前阴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