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成分

精油成分

精油普遍存在於植物的各个部位,对植物的生长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能保护植物免受细菌及其他病毒的侵害。花瓣中的精油可以吸引对自己有益的昆虫靠近,同样也能预防对自己不利的害虫接近。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精油这些特性来保健身体。精油成分1.精油之提炼一,水蒸汽蒸馏:将芳香植物原料放入蒸馏器中,由下方加热送入蒸汽,将植物精油随蒸汽一起蒸发出来。二,溶剂萃取:此法一般用於精油成份对热不安定或主成份为非挥发性物质。通常石油醚或丙酮溶剂来萃取精油。三,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低温,高萃取率,完全无污染及高浓缩率等特性,目前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最被广泛使用。四,冷压榨法:果皮类,如:柑橘,柠檬,可经由压榨法来萃取精油。五,油脂萃取:利用油脂的吸收作用,将花朵中的精油成份吸收萃取出来。六,热浸泡法:将花朵浸泡在热油中,使植物中的精油释放出来,再用蒸馏法萃取提炼。精油成分2.精油之原料精油之萃取可以从植物的:(1)叶子:柠檬香茅,鼠尾草,迷迭香,茶树。(2)花朵:玫瑰,茉莉,薰衣草,洋甘菊。(3)种子:胡萝卜种子,茴香,杜松子。(4)果皮:柑橘,柠檬,葡萄柚。(5)树皮:肉桂。(6)树脂:乳香,没药,安息香。(7)木心:檀香,雪松。(8)根部:姜。精油成分3.精油之分类根据精油之用途,可分为:工业用,食用,化学用,药物用,香料用,芳疗用等六种。其中以芳疗用精油要求最严格,其所用植物不能含有农药及杀虫剂。同时,精油必须通过气相层析仪-质谱仪(GC-MS)测试,其中所含化学成份比例必须合计标准值,才能用於芳疗用精油。4.精油成份(1)帖烯类(Terpenes)帖烯类广泛存在於天然植物中,也是精油的主要成份,许多帖烯类是碳氢化合物,但也有含氧化合物,如:醇类,醛类,或酮类。帖烯类以异戊二烯(Isoprene), CH2=C(CH3)−CH=CH2CH2=C(CH3)-CH=CH2CH2=C(CH3)−CH=CH2 为单位,头尾相连,因此可以用化学式 (C5H8)n(C5H8)n(C5H8)n 来表示。n=2,单帖烯(monoterpenes)。n=3,倍半帖烯(sesquiterpenes)。n=4,双帖烯(diterpenes)。n=6,三帖烯(triterpenes)。n=8,四帖烯(tetraterpenes)。以下是一些常见单帖烯类:(a)柠檬帖烯(Limonene):几乎90%的柑橘属精油都含有这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成份,其化学结构式表示如下:Limonene(b)松油帖烯(Pinene):具有抗菌,防腐的功效,松树精油含量相当高,其化学结构式可分为Alpha-pinene及Beta-Pinene,表示如下:Alpha-pineneBeta-Pinene(2)酸类(Acids)酸类具有抗炎,镇静效果,酸类在精油中大都为弱酸,也具有美容功效,如水杨酸。(3)醇类(Alcohols)醇类是精油成份中颇具有医疗功效的一类,具有抗菌,防腐,抗病毒的特性,并能提振精神,温和而不具毒性。常见的单帖烯醇有:沉香醇(Linalol),牻牛儿醇(Geraniol),香茅醇(Citronellol)等。(4)酯类(Esters)酯类是精油中香气的来源,可以抗霉菌,抗炎,抗痉挛,镇静及抚平神经系统。由於酯类分子温和的特性较不容易刺激及伤害皮肤,因此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成份。常见的酯类有:乙酸沉香酯(LinalylAcetate),乙酸牻牛儿酯(GeranylAcetate),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5)醛类(Aldehydes)醛类具有安抚中枢神经,抗炎,抗菌,防腐。比较重要的成份有:柠檬醛(Citral),香茅醛(Citronellal)。(6)酮类(Ketones)酮类大部份具有特异气味及毒性,但是低量的酮对人体有帮助,可杀菌。有些酮作用强烈,因此使用要小心。常见的酮类有:胡薄荷酮(Pulegone),茉莉酮(Jasmone),茴香酮(Fenchone),侧柏酮(Thujone)等。(7)酚类(Phenols)及醚类(Ethers)是一种杀菌力极强的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对皮肤有刺激性。常见的酚类及醚类有:丁香酚(Eugenol),百里香酚(Thymol),茴香脑(Anethole)。(8)氧化物(Oxides)桉树脑(Cineol)是精油成份中最重要的氧化物,也是尤加利精油(Eucalyptusoil)的主要成份,一般具有樟脑味的植物均有,如:迷迭香,茶树,白千层,尤加利等。精油中所含化学成份相当复杂,有些精油甚至含有数百种不同成份。成份愈复杂的精油愈不容易被合成化学所取代。同一种芳香植物,可能因产地不同,其精油中的化学成份可能因而明显不同。因此建构不同产地的精油指纹谱图(Fingerprint)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formattex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