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减退

心功能减退

心功能减退是心脏正常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下降。

出现心功能减退的情况,首先需要寻找引起心功能减退的病因和诱因,并进行积极的纠正,比如心肌缺血会造成心肌细胞的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扩大、心功能的减低,需要积极地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来改善心肌的供血。

对于已经出现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的负担,并且使用β受体阻滞剂、RAAS系统抑制剂和安体舒通等几大类药物来改善心脏的重构,改善心功能。对于严重的心功能减低,并且有适应症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心脏三腔起搏器的植入治疗。

心功能减弱实际上是心功能不全的初始症状,对于心功能下降,也应考虑年龄因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大多与原发性心血管疾病有关,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心脏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心脏重构是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因为心脏重构的发生会降低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能力,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短促、喘息、下肢水肿、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还会影响血压、低血压和低灌注。

在发现心功能不全后,应对引起心功能不全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冠心病,则需要治疗,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后应对心功能不全引起的症状进行治疗,如利尿剂治疗、血管扩张治疗等。

同时使用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