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侄子小学一年级,喜欢同桌的一根铅笔,而他的同桌喜欢我小侄子的橡皮,于是两个人就互换了一下,各自心里都很高兴,我想这可能就是人的本能问题,相互交换。只要彼此愿意,又不涉及大额财产,我还是很支持的。
这种事情是孩子之间,在成长中最初出现的一种“交易”,不存在任何的杂质。但是随着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不断完善,思想也会出现变化,就会逐步出现自我的心理状态,这是成长过程必经之路。
列如有的大一些的孩子慢慢会出现,交换时,会思考“合不合适”“吃没吃亏”“上次我给你买什么什么,这次你必须怎样怎样”……这些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也是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逻辑思维的“主动思考”的锻炼与应用。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入社会工作,都穿插着“人际关系”如何处理的学问。
每天都有孩子因为人际交往出现矛盾的事情发生,就看家长在孩子最初出现“交换礼物”时,引导人际交往的规则,避免以后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孩子在同学中,学会如何处理问题的技巧……
礼物互换,这好像是国外教育中的习惯。这好像是在培养孩子交际和情商吧!在国内教育中,如果送别人礼物,一是表示礼节,另一个表示对他的喜欢。孩子们有自己的喜好,在不违反家庭经济情况下,把礼物送出去,不是不可以,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如果,因为送礼物,而使孩子们互相攀比起来,让虚荣心从小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弄得家里鸡犬不宁,同学之间反目成仇,这效果就适得其反了。现在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很多很好的,但也有很多一般化的,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好让孩子动手自己做!
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从把孩子培养成“以物建情”的思想是很可怕的!将来为人就会为礼物动心思,礼重礼轻都容易发生矛盾!若为了孩子学会交往,可以这样做:1,一起玩耍,做游戏;2,把各自玩具拿来一起玩或把阅读的书拿来互换读;3,几家搞联欢或一起吃饭,费用平担;4、让孩子一起学习。5,孩子过生日可相互祝贺。
小学生為什么要統一专制服,表面上是統一好管理,实际上是要小朋友之間没有比較性,有些家富有的小朋友天天換衣服,有些家普通收入的小朋友可能一星玥只能換一次或是全不換,久而久之少換衣服的小朋友就会有自卑心理。所以由老師規定小朋友之間必須要互換礼物,我認為不妥当,不是好事。
诚邀。如果是友谊性的没有攀比那些虚伪东西就是好的,是小孩丰富情感的好方法。
可以。一定是小礼品吧。
不仅是小学生,
幼儿园就开始了哦。
同事是80后,两个女儿的辣妈。
她的小女儿在幼儿园,3岁,本学期刚入园的小班。
每当小朋友过生日就会送出或者交换小礼品。这样宝妈们就在网上给孩子购小礼品。
怪不得昨天见到同事拆开包装是一盒彩色造型各异的闪光戒指💍,真好玩!
小学生也会铅笔、 香味橡皮 、 卡通记事本、 逗比玩具、 节日贺卡这都很好哦!
所以,小小礼品就是快乐和友谊,很珍贵。
就是不可以太贵重,那样会变味儿。
家长要多留意、好好引导哦
不攀比,通过礼物让孩子明白礼物的意义,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一举两得
个人觉得,只要孩子高兴,不越雷池都可以接受!我儿子前几天高兴的跟我说:“妈妈,我们班小朋友用一盒墨囊跟我换了我的小手电筒🔦,我说你喜欢就行了!”他听到我的回答,很开心😃!我叫他把墨囊留点在家里,他好像舍不得,都装进书包了🎒,我心想,随你吧!所以,我支持孩子们之间的交换礼物🎁或其他东西!
学生互相赠送微小的礼物,这是正常的友谊,但不要送贵重礼物。